板蓝根
¥ 0.00
0.00
¥0.00
重量:0.00KG
商品信息
【名称】:板蓝根
【英文名】:Indigowoad Root
【拼音】:Bǎn Lán Gēn
【别名】:靛青根、蓝靛根。
【药材类别】:根茎类
【性味】:苦,寒。 
①《本草述》:苦,寒,**。 
②《分类草药性》:凉。
【归经】:归心、胃经。 
①《本草便读》:入肝、胃血分。 
②《中华本草》:归肝;胃经 
【入药部分】:板蓝根以根、叶入药。
【产地和分布】:
生于山地林缘较潮湿的地方。野生或栽培。分布于长江流域,江苏、甘肃等地有栽培。主要分布在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
【形态特征】:
二年生草本,植株高50-100cm。光滑被粉霜。根肥厚,近圆锥形,直径2-3cm,长20-30cm,表面土黄色,具短横纹及少数须根。基生叶莲座状,叶片长圆形至宽倒披针形,长5-15cm,宽1.5-4cm,先端钝尖,边缘全缘,或稍具浅波齿,有圆形叶耳或不明显;茎顶部叶宽条形,全缘,无柄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在枝顶组成圆锥状;萼片4,宽卵形或宽披针形,长2-3mm;花瓣4,黄色,宽楔形,长3-4mm,先端近平截,边缘全缘,基部具不明显短爪;雄蕊6,4长2短,长雄蕊长3-3.2mm,短雄蕊长2-2.2mm;雌蕊1,子房近圆柱形,花柱界限不明显,柱头平截。短角果近长圆形,扁平,无毛,边缘具膜质翅,尤以两端的翅较宽,果瓣具中脉。种子1颗,长圆形,淡褐色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【用法用量】:
内服:煎汤,15-30g,大剂量可用60-120g;或入丸、散。久用:适量,煎汤熏洗。 


【注意事项】:
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。 
中药板蓝根虽有抗病毒的作用,但中医学把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和风热型感冒两大类,又由于季节的不同,感受外邪(致病因 子)的不同,又有夹湿、夹暑、夹燥的不同,如果患感冒不分寒热、虚实和夹杂,一味用板蓝根治疗,是不科学的。 
【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】:
清热;解毒;凉血;利咽。主温毒发斑;高热头痛;大头瘟疫;烂喉丹痧;丹毒;痄腮;喉痹;疮肿;水痘;麻疹;肝炎;流行性感冒。用于温毒发斑,舌绛紫暗,痄腮,喉痹,烂喉丹痧,大头瘟疫,丹毒,痈肿。 


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天行热毒。 
②《本草述》:治天行大头热毒。 
③《本草便读》:清热解毒,辟疫,杀虫。 
④《分类草药性》:解诸毒恶疮,散毒去火,捣汁或服或涂。 
⑤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马蓝根为清凉、解热、解毒剂,用于丹毒、产褥热等。 
⑥《中药志》:清火解毒,凉血止血。治热病发斑,丹毒,咽喉肿痛,大头瘟,及吐血、衄血等症。 
⑦《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治肝炎,腮腺炎。 
⑧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治感冒发热。 
⑨《广西中草药》:治乙脑,流感,流脑,咽喉炎,口腔炎,扁桃体炎。
【附方】:
①治流行性感冒:板蓝根一两,羌活五钱。煎汤,一日二次分服,连服二至三日。(《江苏验方草药选编》)


②治大头天行,初觉憎寒体重,次传头面肿盛,目不能开,上喘,咽喉不利,口渴舌燥:黄芩(酒炒)、黄连(酒炒)五钱,陈皮(去白)、甘草(生用)、玄参二钱,连翘、板蓝根、马勃、鼠粘子、薄荷一钱,僵蚕、升麻七分,柴胡、桔梗二钱。为末汤调,时时服之,或蜜拌为丸,噙化。(李杲,普济消毒饮)


③预防流行性腮腺炎:板蓝根、山茨菇各一两,连翘八钱,甘草六钱,青黛一钱(冲服)。上药用水浸泡半小时,放入大砂锅内,放清水800~1000毫升,煎成500毫升,分为10份,装入小瓶。4岁以上儿童每天服一次,每次15毫升;1~3岁每次服10毫升,每天一次,温服。(《全展选编·爱国卫生》)


④治肝炎:板蓝根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
⑤治肝硬化:板蓝根一两,茵陈四钱,郁金二钱,苡米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
⑥治痘疹出不快:板蓝根一两,甘草三分(锉,炒)。上同为细末,每服半钱或一钱,取雄鸡冠血三两点,同温酒少许,食后,同调下。(《阎氏小儿方论》)
    暂无评价信息
购买人 数量 属性 购买时间
我要提问 0 条记录
    暂无评价信息
商品已经售罄,非常抱歉~
立即购买
加入购物车
上一个: 田七
下一个: 柴胡